为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纲领。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而在当前,我国的制造业企业——尤其是广大的中小型企业——面对着严峻的经济形势,如何在不超出企业承受能力的条件下顺利实现转型升级,成为困扰企业的重大难题。
1 智能控制系统打造“云+端”平台
和利时在打造智能控制系统时提出了两条解决思路:一是在和利时现有工业控制系统产品及工程方案基础上,开发智能控制系统产品。在装置级和车间级,以智能控制器为核心,实现装置和车间级的单元控制、协调控制及智能控制,并在满足信息安全防护要求的前提下,提供工业云接口,解决了“端”的问题。二是以工业云为基础,联合各细分行业应用方案商,共同打造智能制造云生态圈,智能制造云生态系统包含工业云基础设施提供商、智能制造云服务基础平台提供商和行业应用提供商三类,其中和利时扮演的主要是智能制造云服务基础平台提供商的角色,工业云可以直接连接分散在工厂控制层的智能“端”。
和利时推出的智能控制系统平台是上述两条技术路线的综合集成的产物,实现了工厂自动化与信息化系统的融合。和利时借此推进“云+端”的架构,实现从传统的工业控制系统提供商向智能制造服务提供商转型。
和利时在其“云+端”的构架中,云的部分可以实现智能产品定制云服务、产业链协同云服务、智能制造云服务、智能产品云服务、生命周期的智能工厂信息模型、产品设计(CAX)云服务等功能。在端的部分,是为流程工业、离散制造业、大型公用工程(轨道交通、市政、水利、油气管线)以及智能矿山等领域打造的高实时性要求的智能控制系统,云和端通过工业互联网实现双向的连接。在细分应用方面,提供各种应用软件,如大数据分析、生产调度、智能排程、资产管理、产品服务、质量管理、预测性维护、维修管理、生产管理等。
2 智能化降低项目建设成本
和利时智能控制系统目前的两大增值应用是设备管理和运行优化。在资产管理方面,通过云端监控设备的数据,进行分析并提供预测性维护提示,不但可以实现线上的远程维护,也可以线下安排人员去维修。既可以有效避免非计划停产造成的损失,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可能,也能降低因不必要的设备零件更换而造成的浪费。此外,在运行优化方面,通过优化算法,提高设备的有效利用率,能够实现节能、减排、降耗。对于亿万级别的重资产运营费用,优化空间巨大。比如大型压缩机,如果使用优化算法来进行防喘控制,每年节能优化收益可达到百万元或更多。
和利时开发的智能控制系统进行了良好的封装,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公共技术的复用性,避免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重复开发底层支撑技术。同时降低了使用者对智能控制公共基础技术的复杂性的感知、理解及应用难度,从而降低了智能制造项目的建设和实施成本,提高了项目的实施质量。
和利时坚持模块化、平台化和用户友好的原则来开发智能控制系统,不精通编程技术的行业专家可以通过图形化组态配置的方式实现各种业务逻辑和控制算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团队成员的构成主要以行业应用专家和管理专家为主,编程开发人员为辅。
3 智能控制系统验证性应用
在企业级信息化应用层次,和利时已经在2015年4月成为首批通过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的企业。
目前和利时的智能控制系统正在进行装置级、车间级和工厂级解决方案验证和优化,并将进一步完成从厂级到企业级的信息化集成,为全面实现智能制造打下坚实基础。
3.1 智能化生产管理
智能化生产根据工厂生产的实时状况,借助设备互联与数字化技术、远程控制技术,在智能控制系统平台完成优化分析,再通过系统调度完成自主指挥、自主判断,来监控整个生产过程,从而达到智能管理。系统调度从客户订单、到工厂工单,直接向下连接到生产线上,生产过程中通过实施智能化的排查,比如,哪个生产线忙,哪个生产线空着,应该在什么时候生产,排查的结果发送给负责主管。有的工艺工单可以直接下发到操作员工位,按照数字化的工艺流程来执行,相比之前管理人员通过口口相传文件,再分发到各个工位来执行节省了很多时间,也避免了人工进行程序选择、文件传递造成的疏忽错误,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生产直通率。
在无人化生产组装线的实施下,效率提高好几倍,原先用人工生产组装,需要几分钟完成,改进智能化生产组装线之后,需要15秒完成,这其中运用了大量的制造业的先进技术,比如,RFID自动识别技术、机器人技术,自我感知的传感技术等,无人化组装生产线在和利时自主的智能控制系统平台上,可以进行自决策,并立即转化为精准执行,使之融为一体形成先进的生产线。
3.2 智能化信息管理
和利时作为高科技自动化企业,一直很重视企业在信息化环境下的能力提升。从1998年开始探索实施企业信息化,经过十多年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历程,逐步摸索出一条在信息化环境下如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的道路。
2013年和利时重新绘制了核心业务的蓝图。这份蓝图中描绘了和利时未来的信息化规划,同时也明确了未来信息化的实现路径---通过采购外部大型信息化平台与自行定制开发外围流程与接口相结合的方式,努力实现业务财务一体化,研产、销产一体化等目标。目前,和利时正在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有序的搭建集团信息化平台。
2014年和利时搭建了以项目为主线,涵盖财务、人力、销售、采购、生产等流程的管理平台;在搭建该平台的过程中,和利时梳理优化了主要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重新确立了业务流程职责、部门职责及岗位职责,同时升级改造了部分自动化生产线,在管理系统的集成管控下实现设计、生产数据一体化,缩短设计转生产周期。实现以项目为主线,拉动产、供、销信息的联动,加快对市场响应速度,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进一步增加市场占有率。
2016年和利时借助CRM平台,通过服务标准化、流程固化、数据共享等手段实现规划市场、经营客户、管理销售、协同售中、服务增值的管理支撑,帮助客户了解当前的市场、技术,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帮助客户完成相关系统的设计。
2016年和利时搭建了数据交互平台和商务智能平台,并根据自身业务的特点,围绕以客户为中心、以项目为主线的目标,提供全方位的数据平台保障,为后续的系统建设提供数据平台优势。通过BI平台的搭建,管理层可快速从运营结果中定位异常项目,为后续的行动方案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基于在执行项目的信息,实现对未来经营业绩的预测。
4 智能化技术融合
和利时的智能控制系统平台是基于公司长期积累的自动化核心技术,面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智能化”四大技术趋势逐步平台化演进的结果。它包含以下核心产品:智能控制器、工厂建模工具、智能工厂数据服务、工业数据中间件和人机界面框架。
智能控制器功能和性能已大大突破传统工业控制器的定义,成为车间控制和工业互联网的中枢部件,包含了逻辑控制、连续控制、高速运动控制、工业实时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等功能,支持远程维护、控制规模可达万点信号。
智能工厂建模工具以面向应用的图形化组态方式,提供常用的工业基础设备模型库和产品模型库,支持继承扩展,基于
智能工厂数据服务为各类智能控制云端应用软件提供了统一的数据存储、处理和信息交互服务,同时也与实体工厂进行数据交换,满足百万点规模级别的快速并发处理要求。
工厂数据中间件为工厂实体设备数字化接入云端提供了一致的数据交互接口。提供跨平台的服务接口和非结构化数据服务接口,内嵌信息安全协议,保证工业生产的安全访问。
工厂人机界面框架是基于云计算平台的透明工厂展示软件和人机远程移动操作交互软件。支持跨平台应用,支持移动客户端,提供二次开发接口,支持第三方应用插件,提供丰富的工业图形对象库,提供面向用户的图形组态工具。
5 智能化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
和利时作为行业,把自己的公司建立成数字化、智能化工厂,同时带动中小型企业走上智能化道路,通过智能化转型升级带动整个制造业生产力的提升,这是和利时智能制造的目标。
作为自动化行业的领军企业,在《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指引下,和利时一直致力于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以智能控制系统为基础,为制造业用户根据工厂实际情况制定智能化建设方案和实施服务,不仅可以推动我国智能制造技术标准的建设,整合行业智力资源形成合力,还能有效避免智能制造方案提供商重复开发和投资的问题,促进分工合作,提高全行业的社会效率,确保方案实施质量,降低项目实施风险,为我国制造业智能转型升级做出新的贡献。